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华名医 > 第三届国医大师 > 廖品正
编号:134194
国医大师的春秋人生 ——我所认识的廖品正阿姨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11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58期
    

    2020年夏天,廖品正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的工作室门前留影。

    1958年秋,廖品正考入成都中医学院时留影。

    1969年秋,廖品正夫妇与儿子邓谦合影。

    见到廖品正先生,我还是习惯称她廖阿姨,尽管早就知道三年前她已获得“国医大师”这个中国中医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,但总觉得叫阿姨才真切自然,多少岁月,多少情感,都融入这一声熟悉的称呼里了。

    (一)

    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,廖阿姨和她丈夫邓明仲叔叔先后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留校,就和我的父母成了同事。

    后来小两口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搬到我家楼下又成了邻居。那年廖阿姨28岁,我14岁,听父母说起过他俩都是学校里的尖子学生。

    三年后我离开了这座校园和这座城市,当我再一次见到廖阿姨时,已过去了半个世纪,邓叔叔和我父亲也都先后离开了我们。

    那是今年初夏,我在姐姐住院的病房里见到了廖阿姨。尽管50多年没见面了,但彼此都没有迟疑,一切都觉得还是那么熟悉。看着廖阿姨满头银灰色的卷发,脸上红润的气色,姐姐说她完全不像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。

    后来才知道,晩年的廖阿姨常被腰椎间盘的老病缠挠,那天还犯着病就赶过来了。但这并没有影响老人家的心情,始终显得兴奋又带着感情对我们说,分别这么多年了,我一直都没忘记,我们两家做邻居的那些美好记忆。

    有一次她被派去火车东站搬运学院急需的新闻纸,结果时间搞得很晩。当时邓叔叔也下乡了,那天只有小邓谦独自在家。等到天都黑了,邓谦还没看到妈妈回来,又进不了家门,只好独自坐在门口的石台阶上。

    当廖阿姨深夜回家,却找不到儿子了。这时我母亲下楼告诉她,孩子已吃过了晚饭,在我们家睡下了。廖阿姨旧事重提,十分感慨地对我们说,那个年月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。

    我对廖阿姨说,如今您不顾年迈和身体不适来看姐姐,说明老邻居还是像过去那么亲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14943 字符